補齊短板多向發力 持續壯大縣域經濟
原標題:補齊短板多向發力 持續壯大縣域經濟
記者 馬如娟
省委十三屆十五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大力實施強縣域行動的重大部署。我省絕大多數縣區是農牧業縣,最大的資源是農牧業資源,縣域經濟主要的支柱也是農業產業。但我省的縣域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何盡快補齊短板,多向發力,持續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在政協甘肅省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政協委員杜擂升提出了諸多建議:振興縣域經濟打好資源牌、念好加工經、唱好特色戲、走好一二三產業融合路。
杜擂升提出,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普遍存在龍頭企業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特色產業集聚效應沒有形成等問題,比如省農墾集團、田園油橄欖等龍頭企業對特色產業資源整合能力不強、示范引領作用沒有發揮出來。特色產品精深加工轉化率低、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一二三產業融合不夠緊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產業鏈的延伸和產品的精深加工。
杜擂升建議:把龍頭建強,龍頭企業配置整合資源,通過企業力量延鏈補鏈強鏈。用工業理念推進農業產業化,支持國有龍頭企業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租賃等途徑,按照產業鏈將省內外龍頭企業資源整合配置,建成一個全產業鏈,再建下一個全產業鏈。支持各地與龍頭企業聯合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輻射帶動作用大、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產業企業向園區集中,發揮特色產業集群效應。
“打通融投資渠道,讓龍頭企業融資不再難。”杜擂升建議,通過政府貼息、擴大金融信貸、爭取上級項目資金等措施,對國有龍頭企業予以重點支持,增強發展后勁和造血功能。支持國有龍頭企業發起設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基金,為特色產業發展注入新鮮活力。支持省擔公司與商業銀行合作,創新融資擔保服務模式和服務產品,解決特色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難”問題。
同時,全力提升特色產品產業化水平。加大特色農業食品開發、研究,以農產品深加工力度,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企業開發衍生系列產品,將特色產業資源吃干榨盡,把特色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精深加工的經濟優勢。攻克“卡脖子”技術和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拓展產品應用領域,推動特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把農產品品質作為“甘味”品牌的生命線,確保這些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輸送全程質量可控。
杜擂升表示,只有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通過產業間相互滲透、交叉重組、前后聯動、要素聚集、機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帶動資源、要素、技術、市場需求整合集成和優化重組,最終實現產業鏈條和價值鏈條延伸、產業范圍擴大、產業功能拓展,千億級產業集群到處涌現,縣域經濟壯大將水到渠成。
相關新聞
- 2022-01-14瓜州:“一花一草”興牛業旺草業
- 2022-01-11靈臺縣:推進鄉村振興“牛產業”
- 2022-01-10臨澤南臺村:“三治融合”為文明鄉村塑形鑄魂
- 2022-01-10學習黨史礪初心 凝聚力量開新局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